
9月23日上午,由我校省级BIM+工程中心科研团队组织的“BIM+VR数字化工程建造科普体验”活动在四川省BIM+应用及智能可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攀枝花天星湖项目现场同步举行。攀枝花学院土木类、智能建造类120余名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代表,在团队教师王刚带领下完成了一场“数字孪生+沉浸交互”的智慧建造实践课堂。

活动依托中国十九冶天星湖项目真实场景,学生分组佩戴VR头显,先后完成主体结构、边坡支护、机电安装三大工序的“1:1虚拟漫游”,并在系统预设的5类安全质量事故情景中完成隐患识别与处置演练。随后,科研团队通过BIM+GIS融合平台,向学生动态展示了工程“设计—施工—运维”全周期数据流转路径,现场指导学生调用模型数据库完成4D施工模拟,将课堂理论知识转化为可交互、可分析的数字成果。
活动最后,全体同学在产教融合大楼虚拟仿真中心集中研讨,结合自身课程设计选题,围绕“数字化质量管控”“智能工地实施路径”等方向提交体验报告。

本次科普体验是我校推进“新工科”教学改革的常态举措之一。学校依托“四川省BIM+应用及智能可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校企共建平台,已建成覆盖“建模—仿真—评价”全链条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,累计服务校内外学生300余人次。下一步,学校将持续深化与中国十九冶、上海安装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,打造“课程共研—项目共育—人才共用”的产教融合新模式,为攀枝花打造“川西南滇西北智慧建造人才高地”贡献攀院力量。
(编辑/郑洪艳;审核/方青松 赵相瑜)